隨著污水處理率的提升,污泥處理處置問題日益顯性化。這一領域的發展被視為千億級的賽道,然而卻面臨著諸多瓶頸和挑戰。從技術創新到政策落地,污泥處理如何走出破局之路?近年來,一些城市如無錫在環保領域取得了顯著進展,這背后的奧秘是什么?2023年環境治理的重點是否會再次集中于管網、基建和黑臭水體等老問題?讓我們深入探討污泥處理領域的發展現狀與未來趨勢。
若污泥處理不到位,則污水處理不徹底。長久以來,污泥處理處置滯后是市政污水處理領域的一大隱憂,隨著污水處理率的提升,污泥處理處置的問題越來越顯性化,也越來越需要借助產業化解決。從污染物治理的系統角度看,若污泥處理不到位,則污水處理不徹底。污染物從液態進入固態并非治理的終點,距離最終的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還有最后一程。在環保進入高質量階段之際,補齊污泥處理處置的短板被進一步重視,近年來強化污泥處理處置的政策陸續出臺。但是,這條早些年就被各界認定為千億級的賽道似乎仍舊不能痛快地爆發。與此同時,一些關鍵問題也一直爭論不休,比如處理費用、政府補貼、技術路線等。對于污泥領域的發展,是技術創新驅動還是政策驅動,最終是技術主張影響歷史還是歷史選擇技術路線,不同的玩家又將走向何處,看似龐大市場不能爆發的原因又是什么,希望該系列的主題研究能給大家有價值的參考,后續持續發布相關研究成果,請大家保持關注。
據中國固廢網觀測到,5月20日以來,無錫市在生態環保領域動作頻繁,釋放大額環衛項目、與中國節能環保集團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落戶江蘇省首個以土壤污染防治為主體的eod項目等,讓無錫市在生態環保領域熱度不斷,陡然成為環保領域的“淄博”,作為生態環保領域的明星城市,無錫憑借什么火出圈呢?
2023年伊始,全國各省市就緊羅密布的召開會議,研究和部署2023年的城市發展規劃和生態文明建設工作。生態環境保護一直在路上,2023年具體干什么、怎么干、往哪干?這些城市釋放出重大信號。和2022年比起來,“老朋友”管網、基建、黑臭水體、流域綜合治理等仍然位居環保“頭把交椅”,是生態環境治理的重點工作對象。另外,也新增了不少像黃河攻堅治理、生態保護修復這樣的“新面孔”。相較而言,以往鋪天蓋地喊著的“污水廠提標改造”,繼去年7月生態環境部等4部門正式表態:不應盲目提高污水廠出水標準后,今年倒是難覓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