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閥門展,3月6日—8日,“2024華南水環境大會”在佛山南海召開。會議由國家環境服務業華南集聚區運營商聯合中國水利學會生態水利工程學專委會、中國人民大學低碳水環境技術研究中心、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集團)有限公司、中建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單位共同舉辦。會議旨在圍繞華南地區水資源、水生態、污泥、節水等問題提出系統化解決方案,共謀華南區域水環境高質量發展大計。

華南地區河流湖泊眾多,尤其是以珠江三角洲區域為主的河湖水網密布,其中的水生態環境問題隨著經濟發展日漸顯現。本次會議針對目前行業內亟需解決的問題展開充分研討,圍繞“水體修復工程技術、流域生態治理與水污染控制人工濕地系統、鄉村和小城鎮水環境治理、珠江三角洲網河區河道清淤疏浚技術、城市水環境創新與發展”五大主題,吸引了來自全國超過600人次專家學者參加。

中建環能華南公司負責人徐源在會上作了《磁基降濁技術研究及其在水生態修復中的應用》專題報告。華東與華南地區均為國內經濟發展較為活躍的地區,區域同樣河網密布、水系發達,報告中與業內共同分享了磁基降濁技術在華東區域水生態修復的案例和典型數據,為華南區域水環境治理向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充分的借鑒意義。

閥門展指出,新時期下美麗河湖點亮了百姓的幸福生活,河湖水生態修復與長效運營保持是建設“人水和諧”社會中的重要一環,當前水污染防治工作進入到水生態環境保護階段,水生態保護修復在美麗河湖建設中成為新時期重要主題。水生態修復易受營養鹽、透明度、魚類、藻類等多種生物與非生物因子的影響,想要實現沉水植物占優勢、高透明度、觀感效果好的清水態目標,磁基降濁技術能從削減營養鹽負荷、提高水體透明度,改變水下光照條件角度,為沉水植物恢復提供基礎條件,待水生態系統構建穩定后,磁基降濁技術與水生態修復技術共同助力清水態的長效維持。

中建環能是隸屬于中建集團的環保上市企業,也是工業和信息化部第三批專精特新“小巨人”,在水環境治理領域自主創新能力、生產制造水平和綜合實力得到各界認可。公司自主研發的超磁分離技術曾經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也在歷年項目錘煉中不斷地更新迭代創新。超磁分離設備能夠有效地改善生境,具有占地面積小、出水水質優、運行費用低、自動化程度高等特點,能有效去除水體懸浮物、藻類和磷等,停留時間僅需4到6分鐘,與同類技術相較占地面積小。該技術除了在流域水環境生境改善廣泛應用,在煤炭水環境、鋼鐵水環境、綠色工業等領域廣泛應用且效果理想。

閥門展了解到,中建環能作為深耕環保行業30余年的專業環境技術產品與解決方案提供商,始終堅持走“專精特新”的發展路線,致力于以更加優質的產品和服務持續深耕區域市場,不斷加強科研創新能力,為行業探索提供更多解決環境需求的解決方方案。同時,公司積極響應國家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的號召,為基礎水生態環境的保護和改善貢獻環能力量,以實際行動踐行減碳降污、綠色發展理念。
(文章來源:中建環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