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水利部召開全國農村供水規模化發展視頻會議。會上播放了福建堅持城鄉供水融合發展、鞏固提升農村供水保障水平的工作專題片,福建省水利廳副廳長黃明聰匯報和交流福建省城鄉供水一體化建設成效。一起來看看“福建模式”的進展與經驗。
過去,城鄉供水二元分割現象嚴重。與城市的規模化供水不同,農村大多依靠小型、分散的水廠供水,由村集體自行管護,不僅水源、水質不穩定,管護運維服務的水平也不高。
為此,福建省改變以往“一村一工程”“村建群管”的做法,打破行政區劃壁壘、城鄉供水分割,在全國率先構建“建管一體、全域覆蓋、以城帶鄉、城鄉融合”的供水格局,整合區域水務資源、資產、資本要素,重點推進大水源、大水廠、大管網建設,逐步建設水源穩定可靠、以規模化水廠覆蓋為主、小型供水設施為輔、分散供水為補充的供水工程保障體系。
進展方面,目前福建全省有任務的73個縣(市、區)均已完成縣級城鄉供水一體化建設規劃編制和審查,47個縣(市、區)已組建一家實施主體,38個縣(市、區)已開工建設相關項目。已完成投資近100億元,建成農村規模化水廠48個,在建64個,其中50多個日供水能力達到萬噸,有的達到10萬噸以上,鋪設管網1.2萬多公里,供水服務覆蓋人口680多萬人。
福建省積極探索城鄉供水一體化建設,重點突出六大創新——
一是因地制宜,突出規劃標準創新。根據“八山一水一分田”省情,因地制宜編制《城鄉供水一體化建設試點規劃導則》,把規模化供水覆蓋率作為關鍵控制目標,沿海、丘陵、山區區別對待,分別達到90%、85%、80%,輔以小型供水工程。該導則形成了具有福建特色的規劃指標體系,制定符合實際的自來水普及率、規模化供水工程覆蓋比例、分區供水布局和企業化運作、專業化管護、數字化監管等建管標準,分類指導,建立并完善“從源頭到龍頭”的城鄉供水安全保障體系。
二是統建統管,突出實施主體創新。采取以設區市或縣為單元,引導有實力的國有企業運作城鄉供水一體化建設,鼓勵支持國企以控股、參股等方式與市、縣合作,組建統投統建統管“三位一體”的實施主體。目前,福建省水利投資集團已簽約32個縣(市、區),合作實施城鄉供水一體化;莆田水務集團承擔全域城鄉供水建設運營;德化、南安、永安等地依托當地城投企業組建實施主體。
三是兩手發力,突出融資機制創新。城鄉供水一體化建設投資大,建設周期長,經初步測算,福建省城鄉供水一體化的總投資將超700億元。這樣的投資規模,單靠財政投入是很難實現的。為此,福建省充分發揮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作用,以市縣為單元打捆城鄉供水項目,創新實行投資項目資本金制度,形成“政府投入項目資本金30%、專項債券和銀行貸款70%”的融資機制。目前,已在全國率先使用地方債券支持城鄉供水一體化建設,福建全省累計發行一般債、專項債29.49億元,同時已獲得國開行、農發行、光大銀行等金融機構授信417億元。
四是成片推進,突出規模供水創新。以水庫、引調水等可靠水源為保障,連片推進規模化供水。如福清市以閩江調水、東張大型水庫為主要水源,建成龍田規模化水廠,供水覆蓋龍高半島7個鄉鎮158個村55萬人。德化縣以彭村水庫為水源,通過管網延伸,實現城區和周邊6個鄉鎮連片供水,服務28萬人,約占全縣的80%。莆田市以金鐘、東圳、外度等大中型水庫形成“三水源服務三灣區”的城鄉供水新格局。
五是提升服務,突出運營維養創新。以往,大部分農村片區供水工程專業化管理薄弱,運行管護不到位,管理維護資金不足,造成供水保障水平、水質合格率相對較低等問題。現在,福建全省在企業化管理和專業化運營上發力,積極構建“建所到鄉、運維到村、服務到戶”的三級管護機制,提升專業運維能力和水平,推動城鄉供水同標準、同質量、同服務。建立合理的水價調整機制,落實供水工程運行經費財政補貼方案,20個縣(市、區)已完成水價改革,16個縣(市、區)出臺水價補貼方案,促進工程良性運行。
六是平穩交接,突出資產整合創新。資產整合和人員安置是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發展不可回避的實際問題。福建省各市縣通過劃撥或控股、兼并或收購、關閉、置換等方式分類整合,妥善處理企業產權債務和人員安置,確保接管原有水廠供水業務及經營管理不斷檔。如莆田市采取先托管后整合,先易后難,先急后緩,成熟一個整合一個。福建省水投集團合作的縣(市、區),采取一元租賃模式,年租金按1元先租賃,再進行清產核資,妥善安置在崗在冊員工,實現資產和人員平穩過渡。
附:2021年11月18日,福建省水利建設中心謝清海總工接受福建水利廳專訪的部分內容
1.請問什么是城鄉供水一體化?
城鄉供水一體化是指以縣域為單位,統一規劃、統籌建設,以城市供水管網延伸和規模化供水工程為主,小型集中式供水工程為輔,分散式供水工程為補充的供水工程體系,實現全民覆蓋,城鄉共享優質供水服務的供水保障模式。
2.請問城鄉供水一體化的目標是什么?
形成福建省城鄉供水同步發展的新格局,逐步實現“同質、同價,同服務”。通過福建省城鄉供水一體化項目的建設,使供水服務能力不斷加強,供水工程運行管護機制健全,工程產權明晰,基本建立合理的水價和收費機制。引入專業管護隊伍,運用智能化管理手段,實現對中小型供水設施有效監管,確保水量、水質滿足要求。
3.請問衡量城鄉供水一體化的指標有哪些?
主要指標包括城鄉自來水普及率和1000t/d以上水廠的供水服務人口比例。其中,城鄉自來水普及率不低于95%;1000t/d以上水廠的供水服務人口比例根據各地地形地貌、水資源狀況、城鎮化率和經濟發展水平等,分平原、丘陵、山區,分別為90%、85%、80%。
4.請問“十四五”農村供水保障工程規劃主要建設內容有哪些?
十四五”期間,規劃新建和改建工程約5032處,其中萬人以上規模化供水工程479處,千人至萬人小型供水工程887處,百人至千人小型供水工程3300處,百人以下分散式工程336處。
5.請問城鄉供水一體化中提高農村供水水質的措施有哪些?
1. 規模化發展。改擴建或整合聯網現有工程,增加供水規模,通過管網延伸、二次加壓等方式聯村、聯片規模化集中供水,逐步減少簡易集中式供水和分散式供水。
2. 標準化改造。嚴格對照規范化建設標準要求,按照缺什么補什么的辦法,進行規范化建設、標準化改造。對于20-1000t/d的工程,重點補齊凈化設施和消毒設備短板,解決濁度和微生物指標超標。對確需保留的20t/d以下供水工程,重點通過增設預沉淀池、粗濾池等設施,改善濁度超標問題。
來源:中國水星網